|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文章内容
一女性患者,45岁,因“大咯血12h” 伴胸闷,于2014年7月26日下午收住我结核病分院。CT示:双上肺结核,右下肺炎症。治疗过程中多次大咯血,反复运用垂体后叶素24 h维持止血治疗病情稍好转,但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低钠血症。钠116.1mmol/L↓、氯81.30mmol/L↓,肾功能:尿素氮2.55mmol/L↓,葡萄糖3.59mmol/L↓。肝功能正常。予以高渗氯化钠缓慢输注维持水电酸碱平衡。患者病情得以迅速好转,低钠血症得以迅速纠正。
垂体后叶素是从动物脑垂体提取的水溶性物质,其主要成分为催产素和加压素(又称抗利尿激素),前者含量极微。加压素与血管平滑肌的V1受体结合使肺小动脉收缩,降低肺静脉压。其次,可促进血小板凝集而起到止血作用。同时加压素又能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,具有抗利尿作用,故在使用垂体后叶素时,可导致循环血量增大,使心钠素分泌增多,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,结果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。加上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呕吐,进食少,进一步加重低钠血症。通过本例分析,使我们认识到垂体后叶素对肺咯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,但也要注意其可能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副作用。因此,对应用时间长、剂量较大时,一定要监测血清钠浓度,避免低钠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发现严重低钠后,如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补钠,使血浆渗透压急剧上升,水肿的脑细胞及神经细胞立即脱水、萎缩,严重者可出现渗透性脱髓鞘病变,患者表现为不可逆的精神失常,所以,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应警惕低钠血症,治疗上注意:(1)适当限制入水量在1500 ml/d。(2)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同时即适当补钠,保证每日摄钠8~10 g。(3)监测电解质,如血钠低于120 mmol/L,则每日钠摄入量可达10~12 g。(4)切忌在发现严重低钠血症后急剧地补钠。(谢隆)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